学工活动

【重点专项】心光引航·綦谈成长——戏剧影视学院心理微课初赛

时间:2025-11-05 15:22 浏览:


心理微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载体,能为学生提供便捷、鲜活且实用的心理教育资源,助力其强化心理健康认知,提升应对心理难题与自我心态调节的能力。为引导大学生思考生命价值,激发探索创新思维,培育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戏剧影视学院身心发展部于2025年11月3日18:00在丁山书院射手座功能室开展“心光引航·綦谈成长”——戏剧影视学院心理成长微课初赛。本次活动邀请到学工办主任刘梦翔老师、心理专项岗位林倩老师以及艺术板块指导教师陈盈西老师担任评委,活动由身心发展部干事朱昊龙主持。

各参赛队伍需聚焦“学史增信”、“榜样的力量”、“生命教育与心理成长”和“科技发展与智慧人生”四大主题,进一步细化授课内容,打造兼具创意与深度的心理微课,并在指定时长内完成分享。

赛事进行中,各参赛团队的主讲人与成员们紧扣不同主题,展开了层层深入的探讨交流。罗文灏团队以“各花自有各香·不完美也闪光”为主题,聚焦于自我接纳与成长。从宿舍日常、工作困境、心灵疗愈三幕入手,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剧场景,展现主角从因忙碌和挫折陷入自我怀疑,到最终在自然与内心对话中接纳自我的过程,向同学们传递自我肯定、拥抱不完美的心理成长理念,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价值,即使不完美也能绽放光芒。

潘虹团队则“以榜样为灯·做成长小先锋”主题聚焦大国工匠精神引领成长,借助榜样徐立平的故事,从认识榜样、破解成长烦恼、践行品质等方面,展现他30年专注火箭燃料整形的精湛技艺,提炼专注、坚守等品质,引导大家以工匠精神照亮成长路,树立向榜样看齐的成长信念。

马淋燕团队以“科技燃青春·家国铸初心”主题聚焦于科技与家国情怀,从科技发展历程、价值维度、青春担当三方面展开。通过核科技、航天科技等领域从“零的突破”到“全球领先”的跨越,解析科技对个人、社会、国家的三重价值,最终引导青年在科技担当中找准青春坐标,以科技梦践行家国初心。

韩依辰团队的“注意力魔法争夺战”主题聚焦于小学生注意力培养,以魔法故事为载体,从“是谁偷走了注意力魔法”、“注意力是什么”、“四块魔法碎片”和“重获注意力魔法”四个章节展开。通过互动游戏、趣味讲解和实用技巧,帮助1-4年级小学生认识注意力,掌握排除干扰、明确目标等提升注意力的方法,以生动的魔法主题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集中精神。

此外,王琳楠团队的“煮一锅生气汤”主题聚焦于儿童情绪管理,以《生气汤》绘本为载体,从“不如意事件”、“情绪表现”、“煮生气汤”三部分开展,通过霍斯的情绪故事和妈妈的创意疏导,展示如何让儿童接纳并释放负面情绪,助力建立健康情绪管理认知。

在场的评委对本次参赛的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艺术板块指导教师陈盈西老师指出:参与心理微课比赛的各队伍紧密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主题,通过精心的策划与准备,成功地将原本复杂的心理知识以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令人印象深刻。

学工办主任刘梦翔老师强调:学生在微课结尾部分展示得过于仓促,主题升华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引发思考;同时指出时间把控不足,互动环节设计得较为生硬,且PPT文字过多,影响信息传递的清晰度与观众的接收效果,建议在后续优化中注重结尾的打磨、时间的规划、互动的自然性以及PPT内容的简洁性。

最后,戏剧影视学院心理专项岗位林倩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学生在展示时首先要克服紧张情绪,熟练掌握自己的PPT内容和讲稿,这样才能在呈现时更从容自信。同时她强调微课的前后内容需突出重点,避免平铺直叙,并且在主题升华上要更深入,要能引发学生对心理成长或相关议题的深度思考,这样才能让微课的教育引导效果更显著。

此次心理微课比赛,是知识与心灵的碰撞,各队伍通过精心策划,将复杂心理知识以简洁有趣的形式呈现,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探索,也为学生的成长与自我探索搭建了桥梁。这份宝贵的收获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成长与感悟,在心理健康的道路上依旧携手相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温暖且有力量的表达借微课这一特别载体,为更多心灵点亮指引的灯塔。感谢所有参赛者带来的精彩瞬间,也感谢每一位观众的支持与相伴。心理微课的故事未完待续,下一次更精彩的遇见,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撰稿:唐梦 王灵艺

图片来源:刘欣彤 余城佳

编辑:温婧

初审:蒲俊竹

终审:王芳 曾玉娇

戏剧影视学院身心发展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