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戏娃推荐】燃青春之火·铸抗战之魂——光影中的青年力量

时间:2025-05-04 20:48 浏览:

戏娃推荐

有些黑暗,曾如浓重阴霾遮蔽华夏大地

有些热血,于绝境中仍滚烫奔涌不息

当民族危亡的巨澜掀起

当山河破碎的哀恸震彻心底

且踏入光影交织的抗战篇章

去寻觅那永不磨灭的信仰火炬

小戏今日的影片分享

《八佰》

《长津湖》

《志愿军:存亡之战》

《1921》

1《八佰》

金句提炼:“终有一日,我们的旗帜,终将飘扬在富士山头,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

简介:《八佰》改编自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小戏影评:《八佰》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电影。电影通过对战争的描绘,探讨了人性的善恶、生死的抉择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让观众在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

2《长津湖》

金句提炼:“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吧。”

简介:《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 。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七连等部队,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克服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装备落后等困难,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志愿军战士们凭借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成功分割包围美军,全歼美军“北极熊团” ,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扭转了战场态势,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影片刻画了伍千里、伍万里等众多鲜活的志愿军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小戏影评:《长津湖》将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搬上大银幕,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深刻了解这段波澜壮阔且意义重大的历史。影片对志愿军精神的刻画,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是一次极具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3《志愿军:存亡之战》

金句提炼:“军长,我们回不来了,一营倒下了,你们继续前进!”

简介: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刚刚结束了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为了完成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化整为零,把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牢牢钉在阵地上。1营阵地上,身为营教导员的李想立下“一步也不会再退”的誓言,死守阵地。炮火连天中,李默尹一家三口在战场上团聚,一把钥匙,一顿战壕中的团圆饭,让这个因战争分离的小家更为亲密。为了给新中国造出更好的武器,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在张孝恒的保护下进入战场。身为警卫员的张孝恒坚信,守住了吴本正,就是守住了祖国的未来。孙醒、杨三弟也纷纷来到铁原。63军全体将士一起,在铁原战场上筑成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小戏影评: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对战争过程表现出色。几场战斗戏份安排详略适宜,铁原阻击战打响前的卡车遇袭、夜袭比利时营两场小规模战斗,既预热气氛,又展示人物本领与战斗精彩。正戏中,阻击战情节丰富,从战前布置到各阶段战斗,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提升观赏性 。多线叙事条理清晰,以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口为核心,串联我方不同线索人物,最后汇聚到铁原阻击战,奏响英雄赞歌 。

4《1921》

金句提炼:“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我们能改变这个世界。”

简介:影片讲述了1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重重困难和危险,但始终坚定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小戏影评:《1921》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将那段开天辟地的历史鲜活呈现。影片以独特视角聚焦中共一大的筹备与召开,从李达夫妇等人物切入,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首批共产党人的热血与担当 。

(以上仅小戏推荐的冰山一角,感兴趣的戏娃们不妨自行在视频平台观看,享受独有的观影体验!)

撰稿:黄金凤

摄影:来源于网络

编辑:王耀雨

初审:张向琴

终核:林西康

戏剧影视学院影瞳新媒体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