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戏影社团】我们那儿的“特产”方言——戏剧影视学院书院巡游记之丁山书院站地域文化方言活动顺利开启

时间:2024-12-10 00:00 浏览:



  为了在校园的沃土里播撒下方言传承与交流的种子,让各位戏娃能在多元地域文化的交融中感受不同方言的独特韵味,我们那儿的“特产”方言——戏剧影视学院书院巡游记之丁山书院站活动于12月6日下午14:00在丁山书院白羊座·演讲培训室和水瓶座·项目共创空间拉开帷幕。此次活动面向戏剧影视学院全体师生,以趣味横生的方式展开了一场对方言文化的深度探索,让戏娃们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到方言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活动当日,参与者们带着灿烂的笑容,有序步入活动现场。此次活动包含4个富有趣味的方言小游戏,分别是“emoji猜方言”、“翻译方言”、“方言逛集市”、“方言传声筒”。参与者们可任意组队,每支队伍分别参与其中两个小游戏,成功后便可获取“语言小天才认证卡”,积累获得2张认证卡即可打卡签退。


  在水瓶座·项目共创空间中,“emoji 猜方言”小游戏率先点燃了参与者们的热情。参与者们两两组队,从箱子中抽取小纸条,上面由各种emoji表情组成神秘的“方言密码”。同学们围聚在纸条前,有的同学紧盯着纸条,口中念念有词,试图利用谐音从表情组合中找到方言的线索;有的则与同伴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当有人成功猜出答案并大声喊道“仙人板板”时,周围响起一片笑声与欢呼声,成功猜出者队伍自豪地接过 1 张“语言小天才认证卡”,眼神中满是成就感。


  白羊座·演讲培训室里,“翻译方言”游戏正在火热进行,参与者们表现得极为踊跃。游戏规则很简单:参与者需要根据另一位参与者(不同地区)讲出的方言,翻译出正确的意思并猜出对方方言所在地。大家都全神贯注,侧耳倾听那独特的方言表述。时而眉头紧锁,努力辨析每一个生僻词汇;时而恍然大悟,迅速将其精准地译出,流畅地传达出其中的涵义,每一次成功翻译都伴随着自信的微笑与周围人倾佩的目,这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一场地域文化的探索之旅。


  与此同时,“方言逛集市”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由大屏幕模拟“集市”,“集市”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物品”图片,参与者队伍严阵以待。随着一段富有地域特色的音频播放,各队伍成员都竖起耳朵仔细辨听着。有的同学听到自己熟悉的方言立马冲向“集市”朝工作人员指认“物品”;有的则凭借着对音频中陌生方言的敏锐感知,在“集市”中穿梭自如。速度较快的前半部分队伍成功收获 1 张认证卡,他们的兴奋之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方言传声筒”游戏环节,现场气氛更是如火如荼,参与者们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游戏以五人为一组,每次两组进行比赛,工作人员将方言音频给第一位参与者听然后依次传递,每人传递时间限定为2分钟,最终答案与正确答案相似度最高的队伍获胜。参与者们大大方方地传递信息,接力的同学则努力模仿着所听到的方言发音,尽管发言有些滑稽走样,却依旧认真地将话语依次传递下去,整个过程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家都沉浸在这的方别具一格言交流之中,无法自拔。


  最后,累积获得2张认证卡的参与者队伍们满怀期待地前往签退区。在签退区,他们手持认证卡,深吸一口气,努力用最地道的发音读出卡上方言。无论是字正腔圆还是略带生涩,每一次朗读都伴随着周围人的鼓励与欢笑,成功签退后,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快乐。


  此次活动意义深远,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民俗与情感。借由着这些趣味小游戏,不仅让参与活动的戏娃们感受到其独特魅力,更在互动中提升了语言表达与听说能力,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与融合。各位戏娃在猜测、翻译、寻找与传递方言的过程中,仿佛穿越了地域的界限,走进了不同的文化世界,让地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撰稿 | 卓燕 刘黛孜

拍摄 | 孙洁 江欣 周晨曦 黄金凤

指导老师 | 廖炳屹

稿件来源 | 戏剧影视学院社团实践部

排版 | 岑雨桓

审核 | 林西康 张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