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戏影教研】戏剧影视学院召开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会议

时间:2024-12-06 12:08 浏览:

2024年12月3日,戏剧影视学院于贤者楼502召开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会议,学院副院长王芳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会。

会议旨在依据学校评估要求,深切落实OBE理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学院办学特色,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优化与完善,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首先,王芳副院长就深入讲解了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本次教学计划修订中的重要性。她指出,所有专业都应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全面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与预期的学习成果紧密结合。

随后,各专业负责人分别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逐一汇报,各专业负责人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复审意见,结合专业发展的最前沿动态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动画专业:强化逻辑,多元拓展,激发创新潜能

综合艺术教研室主任袁梦茹老师对动画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强化了课程之间的逻辑连贯性和递进关系,致力于打造一个紧密相连的课程体系。在调整选修课程时,动画专业深入考虑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引入了一系列涵盖前沿动画技术和艺术流派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宏观调整,方向明晰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负责人郭嘉琦老师深入落实复审意见,对培养目标进行了精细化调整,并优化了课程体系,以确保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专业团队积极响应开设方向性课程的建议,精心设计了戏剧创作、影视编剧等多个选修课程模块,以满足行业需求。

同时,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团队深入分析了公共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关系,明确了公共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这种深入研究,确保了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连贯的教育体验。

电影制作专业:精准优化,多元拓展

电影制作专业负责人周极老师根据复审意见,对培养目标进行了精准优化,确保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紧密结合,使目标表述更加合理和务实,既具有宏观的战略视野,又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同时,电影制作专业重新规划了选修课程,设立了包括电影特效制作、纪录片创作、影视广告制作等多个方向的模块课程,构建了多样化的专业发展路径。

同时,周老师严格规范了课程体系的表述和排序,全方位提升了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了教育方案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精准的学习方向。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

专业负责人李如冰老师介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修改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重新构建,明确传统影视美术+虚拟制片双线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基础课程到核心课程,再到专业方向课程,重新定位课程在体系中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领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以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应影视艺术数字化迭代所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专业:目标务实,实践强化

新媒体技术专业负责人吴杨爽老师对培养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确保学生在新媒体技术领域所需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培养都有明确的指导和路径。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吴老师果断剔除了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的课程,同时引入了新媒体数据分析、互动媒体技术应用等前沿且实用的课程模块,并为这些课程清晰地标注了专业方向,以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更好地满足新媒体技术领域的专业需求。


汇报结束后,王芳副院长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她强调,各专业应构建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链,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的逐步提升。同时,要求各专业根据行业需求精准定位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合理配置必修与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本次会议是戏剧影视学院在我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主题年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关键学术研讨,为优化培养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通过实施OBE理念,学院明确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体系,并加强了实践教学。持续修订培养方案体现了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发展的决心,为学院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取得优势打下了基础。展望未来,学院将坚持学术和质量优先,紧跟行业趋势,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戏剧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张鑫淼

摄影:张鑫淼

(戏剧影视学院供稿)